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15921-201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化学.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海洋学、海水化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元素地球化学、海洋物理化学、海洋有机

化学、海洋同位素化学和河口化学等领域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海洋学、海水化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元素地球化学、海洋物理化学、海洋有机

化学、海洋同位素化学和河口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及相关生产活动。

2 海洋化学

2.1

海洋化学 marine chemistry

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以及化学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化学

问题的科学。

2.2

化学海洋学 chemical oceanography

研究海洋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化学形态、含量范围、时空分布、输送通量和各种
化学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物理等领域中各种运动过程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是海洋化学的主要部分。

2.3

海水化学 seawater chemistry

研究海水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含量、分布、形式、形态、转移、通量、分析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是

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4

海水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seawater

研究海水中各种物质、组分的分析测定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内容包括:海水样品的采集、预处理、贮存和分析测定方法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等。

2.5

海洋元素地球化学 marine element geochemistry

研究海洋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形式、形态、来源、转移和通量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

支学科。

2.6

海洋物理化学 marine physical chemistry

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水及海洋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存在形式、在海洋中发

生的化学过程和平衡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7

海洋有机化学 marine organic chemistry

研究海洋中有机物质的形成、化学组成与结构、含量、分布、化学过程、迁移转化、通量及其对海洋生

态学、元素地球化学等领域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GB/T 15921—2010

2.8

海洋同位素化学 marine isotope chemistry

研究海洋中天然放射性的、人源放射性的和稳定同位素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和迁移变化规

律以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9

河口化学 estuarine chemistry

研究河口区化学物质的性质、形态、河水与海水在交汇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迁移变化过程

规律和机理以及迁移通量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10

海洋生物化学 marine biochemistry

研究海洋生物的化学组成、代谢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的一门学科,是海洋化学

的一个分支学科。

2.11

海洋资源化 marine resource chemistry

研究海洋水体、海洋生物体、海洋沉积物以及海洋环境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是海

洋化学的一个分支。

2.12

海洋环境化学 marin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和由其所引起的海洋环

境质量变化,以及监测、控制与治理海洋环境的原理方法的一门科学,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 化学海洋学

3.1 化学海洋学 3.1.1

生源硅石 biogenous silica

由硅藻、放射虫等富含硅质的生物残骸的沉积物形成的硅石。

3.1.2

生源硅 biogenic silica(BSi)

生物蛋白石

硅质浮游生物如硅藻、放射虫等在一定的光照、温度和营养物质等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生物吸收

水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而形成,以遗骸的形式由表层输出并沉积到海底沉积物中的生源无定形硅。

3.1.3

颗粒无机碳 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PIC)

海水悬浮颗粒中的无机碳,用孔径为0.45 μm
的滤膜过滤海水时,阻留在滤膜上的无机碳。

3.1.4

溶解无机碳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

海水中溶解态无机化合物中的碳,通过孔径为0.45μm
的滤膜的海水中所含的无机碳。

3.1.5

大气海盐 atmospheric sea salts

存在于大气中来源于海洋的盐类。

3.1.6

化学风化作用 chemical weathering

岩石、矿物等在自然环境条件作用下,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新的、稳定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GB/T 15921—2010

3.1.7

化学成岩作用 chemical diagenesis

沉积物在沉积期间和沉积后固结前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过程。

3.1.8

海-气界面 sea-air interface

海水与大气之间的交界面。

3.1.9

海-陆界面 sea-land interface

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它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范围。

3.1.10

海-河界面 sea-river interface

河流入海与海水相混合的区域,是河流与海洋的过渡带。

3.1.11

海水-沉积物界面 seawater-sediment interface

海水与海底沉积物表面的交界面。

3.1.12

海水-颗粒物界面 seawater-particle interface

海水与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交界面。

3.1.13

海水-生物界面 seawater-biosphere interface

海水与海水中生物体的交界面。

3.1.14

大气输入 atmospheric input

大气中的物质以气态、液态、固态等形态进入海洋的过程。

3.1.15

大气输送 atmospheric transport

陆地与海洋的物质通过大气搬运的过程。

3.1.16

气体交换速率 air exchange rate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进入或逸出海面的气体分子数。

3.1.17

人源输入 anthropogenic input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的过程。

3.1.18

生物输入 biological input

由生物活动导致化学物质进入海水和沉积物的过程。

3.1.19

河源物质 riverborne substance

海洋中由河流输入的陆源物质。

3.1.20

气源物质 airborne substance

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等形态由大气输入海洋的物质。

GB/T 15921—2010

3.1.21

热液过程 hydrothermal process

洋中脊附近,海水下渗到岩浆附近,被加热到高温(300 ℃以上)的过程。

3.1.22

输入通量 influx

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截面积进入特定海洋体系的物质的量。

3.1.23

输出通量 efflux

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截面积从特定海洋体系中输出的物质的量。

3.1.24

界面通量 boundary flux

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界面迁移物质的量。

3.1.25

界面交换过程 interface exchange process

通过界面进行物质、能量的迁移的过程。

3.1.26

逗留时间 residence time

停留时间

假定海洋或海洋某区域中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某成分,按一定速率输入(或输出),将该成分全部更新

一遍所需的平均时间。

3.1.27

悬浮颗粒物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

能较稳定地悬浮于海水中的固体颗粒。通常用孔径0.45μm
滤膜将其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3.1.28

海洋碎屑 marine detritus

海水中的生物残骸、排泄物、碎片等有机物以及粘土矿物、次生矿物、硅骨架等无机物颗粒。

3.1.29

海洋气溶胶 marine aerosol

液态和固态微粒分散于海洋大气中所形成的胶体,其微粒半径一般为(0.1~10)
μm。

3.1.30

海洋微表层 sea surface microlayer

海洋表面微层。

海水-大气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界面,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薄层。

3.1.31

方解石补偿深度 calcite compensation depth(CCD)

海洋中方解石的沉积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的深度。

3.1.32

碳酸钙饱和深度 calcium carbonate saturation depth

海洋中在碳酸钙由上层过饱和状态过渡到深层不饱和状态的过程中,处于其间的饱和层的深度。

3.1.33

碳酸钙溶跃层 calcium carbonate lysocline

海洋中当水深大于碳酸钙饱和深度时,碳酸钙的溶解速率迅速增加的水层。

GB/T 15921—2010

3.1.34

贫(低)氧水(区) hypoxia water/zone

海洋中溶解氧被耗尽或基本被耗尽的水体。

3.1.35

缺氧海盆 anoxic basin

氧的消耗速率大于补充速率而导致缺氧的海盆。

3.1.36

上覆水 overlying water

覆盖于海底沉积物上的水层。

3.1.37

海雪 sea snow

海水中下沉的由悬浮颗粒物生成的类似雪花的絮状物。

3.1.38

再悬浮 resuspension

海底表层沉积物受水动力等的扰动重新悬浮进入水体的现象。

3.1.39

雾状层 nepheloid layer

海底表层沉积物再悬浮而进入水体所形成的悬浮颗粒物含量很高的水层。

3.1.40

mass balance

在稳定状态下海洋与大气、海洋与河流及海水与沉积物间进行化学物质转移时存在的物质质量的

平衡。也指海洋某特定体系与外界的平衡。

3.1.41

mass transfer

化学物质在大气、江河和海水沉积物中间所进行的质量转移过程。也指海洋某特定体系与外界的

转移。

3.1.42

质量收支 mass budget

在稳定状态下,估算化学物质由大气、河流和海底输入海水或由海洋中移除过程的质量收支和平衡

情况。也指海洋某特定体系与外界的质量收支和平衡情况。

3.2 海水化学

3.2.1

盐度 salinity

表征海水中溶解盐类多少的量。

注:盐度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之分。如无特别说明,盐度一般指实用盐度。

3.2.2

1978 实用盐标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 1978

在15℃和101325 Pa
条件下,盐度为35.000‰(氯度为19.347‰)的标准海水的电导率与质量比
为32.4356×10-3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之比(Ks)
准确为1。以此条件下的标准氯化钾溶液作

为实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

3.2.3

绝对盐度 absolute salinity

SA

海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比值。

GB/T 15921—2010

3.2.4

实 用 盐 度 practical salinity

S

以实用盐标定义的盐度值。

注:实用盐度值根据 K 由下式确定:

style="width:1.50002in;height:0.59994in" />

式中,Ks— 15℃ 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海水样品与质量比为32.4356×10⁻
的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比值; a;—— 常数项:

ao=0.0080;

a1=0. 1692;

a2=25.3851;

a3=14.0941;

a4=7.0261;

as=2.7081。

适用范围:2≤S≤42。

3.2.5

氯度 chlorinity

1902年的定义:1 kg 海水中,将溴和碘用氯置换后,所含氯的总克数。以符号
Cl‰ 表示,单位为

克/千克。

1979年定义:表示沉淀海水中含有的卤化物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值的

0.3285234倍。无量纲,用符号Cl 表示。数值以10-3表示。

3.2.6

氯量 chlorosity

氯容

指温度为20℃时,1 dm³ 海水中的氯度值。

注:单位为g/dm³。

3.2.7

氯度比值 chlorinity ratio

海水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与海水的氯度之比。

3.2.8

碱度 alkalinity

总碱度

A

中和海水中弱酸阴离子所需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海水的体积。

3.2.9

比碱度 specific alkalinity

海水的碱度与氯度(或盐度)值之比。

3.2.10

硼酸(盐)碱度 borate alkalinity

BA

中和海水中的 B(OH), 离子所需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海水的体积。

3.2.11

碳酸(盐)碱度 carbonate alkalinity

CA

中和海水中的 HCO₃ 和 CO 离子所需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海水的体积。

GB/T 15921—2010

3.2.12

剩余碱度 surplus alkalinity

中和海水中的碳酸、硼酸以外的所有弱酸阴离子所需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海水的体积。

3.2.13

海水成分恒定性 constancy of composition in seawater

海水中主要成分含量之间的比值基本恒定的性质。

3.2.14

海水保守成分 conservative constituents in seawater

海水中含量分布基本不受生物活动等影响的成分。

3.2.15

海水非保守成分 non-conservative constituents in seawater

海水中含量分布明显受生物活动等影响的成分。

3.2.16

海水主要成分 major constituents of seawater

海水常量元素

海水中含量大于1 mg/kg
的成分。通常指海水中的钠、镁、钙、钾、锶五种阳离子,氯根、硫酸根、碳
酸氢根(包括碳酸根)、溴根和氟根五种阴离子,以及硼酸分子共十一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占海水总溶

解成分的99 . 9%。

3.2.17

海水微量元素 minor element in seawater

海水中含量小于1 mg/kg 的元素。

3.2.18

海水痕量元素 trace element in seawater

海水中含量小于0.05 μmol/kg 的元素。

3.2.19

海水二氧化碳系统 carbon dioxide system in seawater

海水碳酸盐系统

由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构成的系统。

3.2.20

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DO)

溶解在海水中的分子态氧。

3.2.21

气体的饱和度 saturation degree of gas

海水中某气体的现场含量与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之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style="width:1.05335in;height:0.59994in" />

式中:

ac—— 某气体的饱和度;

Ci—— 某气体现场测定含量;

Ci' 某气体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

3.2.22

饱和度异常 saturation anomaly

相对饱和差

GB/T 15921—2010

海水中某气体的现场含量偏离饱和含量的量度。用以下公式表示:

style="width:2.01324in;height:0.59334in" />

式中:

△σc— 饱和度异常;

CG——某气体现场测定含量;

Ci'— 某气体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

3.2.23

溶解氧饱和度 satu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海水中溶解氧的现场含量与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之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style="width:2.14005in;height:0.57992in" />

式中:

q(DO)—— 溶解氧的饱和度;

C(DO)—— 溶解氧的现场测定含量;

C′(DO)—— 溶解氧的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

3.2.24

表观耗氧量 apparent oxygen utilization(AOU)

海水中现场条件下溶解氧的饱和含量与现场实际含量之差。用以下公式表示:

AOU=C'(DO)-C(DO)

式中:

C'(DO)—— 溶解氧现场条件下的饱和含量;

C(DO)—— 溶解氧的现场测定含量。

3.2.25

海水营养盐 nutrients(nutrient salts)in seawater

海洋植物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盐类。通常指溶解态的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硅酸

盐等。

3.2.26

营养(盐)耗竭 nutrient depletion

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由于生物吸收而降至最低限度,甚至完全耗尽的现象。

3.2.27

微量营养物 micronutrients

海水中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成分。

3.2.28

活性硅酸盐 reactive silicate

海水中能通过0.45μm
微孔滤膜,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钼酸铵试剂产生显色反应的低聚合度溶解硅

酸盐,这部分硅酸盐易于被海洋植物吸收。

3.2.29

活性磷酸盐 reactive phosphate

海水中能通过0.45 μm
微孔滤膜,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钼酸铵试剂产生显色反应的正磷酸盐,这部

分磷酸盐能被海洋中的植物直接同化吸收。

3.2.30

海水硅酸盐化学 silicate chemistry in seawater

研究硅酸盐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时空分布、以不同形态从大气、河流进入海洋的过程、在海洋环境

GB/T 15921—2010

中的迁移变化、海洋植物的吸收与再生,直至埋入海底沉积物等循环过程的科学。

3.3 海水分析化学

3.3.1

盐误差 salt error

测定海水成分时,由于海水中存在大量的电解质,对分析结果产生的一种测定误差。

3.3.2

盐误差校正 correction of salt error

分析海水样品时,对盐误差进行的校正。

3.3.3

克努森滴定管 Knudsen's burette

摩尔-克努森(Mohr-Knudsen) 氯度滴定法中使用的一种专用滴定管。

3.3.4

克努森移液管 Knudsen's pipette

在摩尔-克努森(Mohr-Knudsen) 氯度滴定法中使用的一种专用移液管。

3.3.5

标准海水 standard seawater

其电导率比值 K
和氯度值经过准确测定的大洋海水。作为标准用于测定海水样品的盐度或氯

度。标准海水由国际专门机构制备,封装在安瓿中保存。

3.3.6

副标准海水 sub-standard seawater

根据国际标准海水制备的标准海水。

3.3.7

人工海水 artificial seawater

人造海水

根据马赛特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利用化学试剂及蒸馏水,人工配制的与天然海水成分近似的

海水。

3.3.8

微表层采样器 surface microlayer sampler

在海洋表面收集微表层中样品所用的仪器或装置。常见的有筛子采样器、转鼓采样器、平板采样

器、棱镜采样器等。

3.3.9

现场测定 in situ measurement

利用仪器在海洋现场进行的测定。

3.3.10

沉积物捕集器 sediment trap

收集海水水柱中往海底迁移的沉降颗粒物的设备或装置。通常呈漏斗状或圆筒状,用锚固定于海

底或不同深度上。

3.4 海洋元素地球化学

3.4.1

再生循环 regeneration cycle

海洋中的营养元素被生物摄取转变成有机物质后,经分解再变为无机物质的循环过程。

GB/T 15921—2010

3.4.2

碳循环 carbon cycle

以不同途径进入海洋的碳,通过生物、水动力、矿化和化学等过程后,又从海洋中移出的循环过程。

3.4.3

碳循环中的溶解泵 solubility pump in carbon
cycle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中的过程。

3.4.4

碳循环中的物理泵 physical pump in carbon cycle

由于海水的物理混合作用,海水表层的无机碳向海洋深层扩散和传递的过程。

3.4.5

碳循环中的生物泵 biological pump in carbon
cycle

海洋中由于生物作用,无机碳和有机碳相互转化,导致碳从表层向深层的转移过程。

3.4.6

氮循环 nitrogen cycle

海水中的无机氮,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有机氮,然后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和矿化
作用,又以无机氮的形式返回海水的循环过程。

3.4.7

磷循环 phosphorus cycle

海水中的无机磷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有机磷,然后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和矿化

作用,又以无机磷的形式返回海水的循环过程。

3.4.8

硫循环 sulfur cycle

以不同途径进入海洋的硫,通过生物、水动力、矿化和化学等过程后,又从海洋中移出的循环过程。

3.4.9

海底风化 weathering in sea bed

海底岩石在海底自然条件下,暴露在海水中随时间的变化。

3.4.10

海底风化作用 submarine weathering

在沉积作用微弱或完全没有沉积作用的海底所发生的海水与海底各类岩石间的地球化学反应

过程。

3.5 海洋物理化学

3.5.1

海水状态参数 parameter of state for seawater

描述海水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密度、比重、比容、压力、温度、盐度等。

3.5.2

海水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for seawater

描述海水状态参数(海水温度、盐度、压力、声速、位温、绝热梯度等)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注:最常用的是表达海水的现场密度与温度、盐度和压力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现采用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
方程,包括一个大气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和高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3.5.3

海水离子缔合模型 seawater ion-association model

海水中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吸引而形成的离子对,称为离子缔合。应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海

水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的模型称为海水离子缔合模型。

GB/T 15921—2010

3.5.4

化学形式 chemical species

化学成分在海水中存在的形式。如不同价态的自由离子,无机离子对以及无机和有机络合物,有机

配合物等。

3.5.5

化学形态 chemical form

化学成分在海水中存在的状态。如溶解态、胶体态和颗粒态。

3.5.6

化学形式形态模型 chemical speciation model

对海水中化学成分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进行理论计算或实验研究的模型。

3.5.7

箱式模型 box model

研究海洋中元素、物质的分布、迁移和循环规律时,建立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所研究对象分为不
同数量的部分,规定每一部分为一个箱子,每个箱子用稳态来描述,从而将要研究的元素迁移变化规律

的问题转化为计算各箱子之间的元素交换问题,使所研究问题大为简化。

3.5.8

光化学转化 phot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海洋表面和有光层中的物质受日光作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包括氧化、分解、合成等过程。

3.5.9

海洋腐蚀 marine corrosion

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中发生化学过程所引起的破坏。

3.6 海洋有机化学

3.6.1

海洋有机地球化学 marine organic geochemistry

研究海洋中有机物质的来源、含量、分布、形式、形态、迁移、转化和通量的一门学科。

3.6.2

溶解有机物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通过孔径为0.45 μm 滤膜的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

3.6.3

溶解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通过孔径为0.45μm 滤膜的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碳。

3.6.4

溶解有机氮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

通过孔径为0.45μm 滤膜的海水中所含的有机氮。

3.6.5

溶解有机磷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

通过孔径为0.45μm 滤膜的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磷。

3.6.6

颗粒有机物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

用孔径为0.45 μm 滤膜过滤海水时,留在滤膜上的有机物。

3.6.7

颗粒有机碳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

用孔径为0.45μm 滤膜过滤海水时,留在滤膜上的有机碳。

GB/T 15921—2010

3.6.8

颗粒有机氮 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

用孔径为0.45 μm 滤膜过滤海水时,留在滤膜上的有机氮。

3.6.9

颗粒有机磷 particulate organic phosphorus(POP)

用孔径为0.45 μm 滤膜过滤海水时,留在滤膜上的有机磷。

3.6.10

挥发性有机物[质] volatile organic matter(VOM)

指海水中蒸汽压高、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小、易挥发的有机物质。

3.6.11

挥发性有机碳 volatile organic carbon(VOC)

海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碳,在测定溶解有机碳或总有机碳过程中,因挥发而丢失的有机碳。

3.6.12

总有机物 total organic matter(TOM)

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机物的量。

3.6.13

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机物中碳的量。

3.6.14

总有机氮 total organic nitrogen(TON)

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机物中氮的量。

3.6.15

总有机磷 total organic phosphorus(TOP)

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机物中磷的量。

3.6.16

总磷 total phosphorus

单位体积海水中存在的无机形态和有机形态磷的量。

3.6.17

total nitrogen

单位体积海水中存在的全部无机形态和有机形态氮的量。

3.6.18

外源有机物 exogenous organic matter

海洋中来源于径流与大气的有机物。

3.6.19

陆源有机物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由陆地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的、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海洋的有机物。

3.6.20

陆源腐殖质 terrigenous humus

在陆地环境中由生物(主要是植物)死骸经过生物与化学过程而生成并随河流等途径进入海洋的一
类含有多官能团、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较宽的混合有机物质。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

性质与海水腐殖质不完全相同。

GB/T 15921—2010

3.6.21

海洋腐殖质 marine humus

海洋环境中生成的腐殖质。

3.6.22

海水腐殖质 seawater humus

海水中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的残骸、代谢物和分解物经微生物作用与化学过程而生成的一类含
有多官能团的,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较宽的混合有机物质。与陆源腐殖质相比,具有

较明显的脂肪族有机物的性质。

3.6.23

沉积腐殖质 sediment humus

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由生物残骸、代谢物和分解物经微生物作用与化学过程而生成的一类含有多
官能团的,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较宽的混合有机物质。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海水腐

殖质不完全相同。

3.6.24

溶解腐殖质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DHS)

海水溶解有机物中所含的腐殖质。

3.6.25

颗粒腐殖质 particulate humic substance(PHS)

海水颗粒有机物中所含的腐殖质。

3.6.26

腐植化[作用] humification

在海洋环境中,生物残骸、代谢物和分解物经生物作用和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相

对分子质量范围较宽的混合有机物质(腐殖质)的过程。

3.6.27

海洋生源烃 marine biogenic hydrocarbon

海洋环境中存在的由生物合成的烃类化合物。

3.6.28

人源烃 anthropogenic hydrocarbon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经大气、径流、船舶等途径带入海洋中的烃类。

3.6.29

有机覆盖层 organic coating layer

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因与溶解有机物相互作用而在其表面上所形成的一层有机膜。

3.6.30

海洋萜类 marine terpenoid

海洋生物及其谢产物中的萜类化合物。

3.7 海洋同位素化学

3.7.1

示踪剂 tracer

用于跟踪海水中水体运动或物质迁移转化途径的指示剂,分为人工示踪剂和天然示踪剂。

3.7.2

瞬变示踪剂 transient tracer

人工示踪剂

用于研究海水运动的人为加入的示踪剂。

GB/T 15921—2010

3.8 河口化学

3.8.1

理论稀释线 theoretical dilution line(TDL)

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某一溶解成分的含量与盐度或氯度之间应具有的线性关系。

3.8.2

河口水体中溶解物质的保守性质 conservative property of
dissolved matter in estuarine water

在河口混合过程中,溶解物质不因某种作用而自溶液中移除或增加。

3.8.3

河口水体溶解物质的非保守性质 non-conservative property
of dissolved matter in estuarine water

在河口混合过程中,溶解物质因某种作用而自溶液中移除或增加。

3.8.4

河口化学中的元素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element in estuarine chemistry

元素在河口区不同相态存在的比例。

3.8.5

河口贫氧区 estuarine hypoxia zone

河口水体中溶解氧基本被耗尽的区域。

4 海洋生物化学

4.1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marine biogeochemistry

研究海洋生物作用下,化学元素在海洋环境中迁移、富集、分散、循环等规律的一门学科

4.2

海藻化学 seaweed chemistry

研究海藻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结构、性质、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4.3

海洋生药化学 marine bio-medical chemistry

研究利用海洋动植物体或其提取物作为药剂的一门科学。

4.4

生物制约元素 biological limiting elements

营养元素的含量较低,在海洋表层常被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消耗而成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元素。

4.5

生物固氮作用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分子态氮在海洋某些细菌和蓝藻的作用下转化为 NH₃、NH,
或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

4.6

氮的同化作用 ammonia assimilation

无机氮被海洋生物体吸收合成有机氮化合物,构成生物体一部分的过程。

4.7

硝化作用 nitrification

在某些海洋微生物的作用下,NH。 或 NH₄ 氧化为 NO₃ 或 NO₂ 的过程。

4.8

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 a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被浮游生物摄取的 NO₃ 被还原转化为生物体内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

GB/T 15921—2010

4.9

ammoniafication

有机氮化合物经海洋微生物分解产生NH3 或 NH₄+ 的过程。

4.10

反硝化作用 denitrification

NO₃ 在某些海洋脱氮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化合物的过程。

4.11

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 geochemistry of nutrient
elements

研究海水环境中与生物活动相关营养元素的含量、形态、迁移、循环及分布变化规律的科学。海洋

营养元素指海水中包括磷、氮、硫、碳、硅等生源要素和许多微量金属及其他生物生长所需的其他元素。

4.12

营养盐污染 nutrient pollution

由于人类活动使海洋环境中营养盐(主要指氮、磷两种盐)含量过高而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

4.13

营养成分的换算因子 conversion factor for nutrients

海水中各种营养盐浓度的计量单位不同表达方式的换算系数。

4.14

Redfield 比值 Redfield ratio

Redfield提出满足海洋浮游植物对营养物质生理需求的碳、氮、磷原子比为106:16:1,这一比值

被称为 Redfield 比值。

4.15

海洋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the ocean

被推断为海洋生物成因的化学物。
一旦鉴定了化学物质的精确分子结构及其组成,就可以反映其

海洋生物本质的特征,即在特定条件下与某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内在关联。

5 海洋资源化学

5.1

海洋天然产物 marine natural product

海洋生物本身及其产生代谢产物。

5.2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 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研究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生成、分离、提纯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5.3

海洋化学资源 marine chemical resource

海水、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和海底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物质。

6 海洋环境化学

6.1

非生物移除 abiological removal

海洋特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而被移除的过程。

6.2

生物清除 biological scavenging

海洋特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通过生物作用而被除去的过程。

GB/T 15921—2010

6.3

化学清除 chemical scavenging

海洋特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作用而被除去的过程。

6.4

本底值 baseline value

背景值 background value

在一定时期内,未直接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海域中化学成分的含量。

6.5

海洋污染 marine pollution

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

6.6

海洋污染物 marine pollutants

经由人类活动而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并能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或能量。

注:通常有以下几类:石油及其产品、重金属、农药、有机物、工业和生活污水、放射性物质、热污染及固体碎片等。

[GB/T 15918—2010,定义5.3.10]

6.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在海洋环境中难降解或降解缓慢,而且毒性强,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有机污染物。

6.8

放射性污染 radioactive pollution

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高于天然本底值或超过规定标准的放射性水平。

6.9

海洋环境质量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海洋环境的总体或它的大气、水质、底质或生物诸要素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

程度。

[GB/T 15918—2010,定义5.3.6]

6.10

海洋环境容量 marin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在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和不造成污染损害的前提下,某一特定海域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

负荷量。

6.11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根据不同目的要求和环境质量指标,按规定评价原则和方法,对海域(水质、底质、生物)环境要素的
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海域环境规划、管理以及污染防治

提供科学依据。

注:主要评价内容为:陆源污染物入海后,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程度;海上工程设施和海事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
的影响;海洋资源开发过程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指数现状评价程序为: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的统计、分

析和整理;确定评介因子、评价标准和加权系数;建立评价模式;划分污染等级;绘制评价图;给出评价结论。

[GB/T 15918—2010,定义5.3.7]

6.12

富营养水体 eutrophic water

营养盐(一般指高浓度的氮和磷)过量,可导致海洋植物快速生长繁殖的海水。

GB/T 15921—2010

6.13

贫营养水体 oligotrophic water

营养盐(一般指氮、磷和硅)浓度极低,可导致生物生长受到限制的海水。

6.14

富营养化[作用] eutrophication

由于营养盐过量,使植物大量迅速繁殖,进而引起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现象。

6.15

海水自净作用 seawater self purification

海水水体通过它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自然地逐渐降低或降解的过程。

6.16

生物净化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生物(微生物、藻类等)通过其代谢作用将污染物降解或转化的过程。

6.17

海水水质标准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政府或权威机构根据海域的使用功能和管理目标而制定的海水质量要求。

6.18

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在规定条件下,海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的量。

6.19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海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注:
一般采用将水样在(20±1)℃条件下,培养5天所消耗的溶解氧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
表示。

GB/T 15921—2010

汉语拼音索引

A

氨化作用 ………………………………………… 4.9

B

饱和度异常 ………………………………… 3.2.22

背景值 …………………………………………… 6.4

本底值 …………………………………………… 6.4

比碱度 ………………………………………… 3.2.9

标准海水 ……………………………………… 3.3.5

表观耗氧量 ………………………………… 3.2.24

C

沉积腐殖质 ………………………………… 3.6.23

沉积物捕集器 ……………………………… 3.3.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6.7

D

大气海盐 ……………………………………… 3.1.5

大气输入 …………………………………… 3.1.14

大气输送 …………………………………… 3.1.15

氮的同化作用 …………………………………… 4.6

氮循环 ………………………………………… 3.4.6

逗留时间 …………………………………… 3.1.26

F

反硝化作用 …………………………………… 4.10

方解石补偿深度 …………………………… 3.1.31

放射性污染 ……………………………………… 6.8

非生物移除 ……………………………………… 6.1

腐植化[作用] ………………………………… 3.6.26

副标准海水 …………………………………… 3.3.6

富营养化[作用] ………………………………… 6.14

富营养水体 …………………………………… 6.12

G

光化学转化 …………………………………… 3.5.8

H

海底风化 ………………………………………… 3.4.9

海底风化作用 ………………………………… 3.4.10

海-河界面 ……………………………………… 3.1.10

海-陆界面 ……………………………………… 3.1.9

海-气界面 ……………………………………… 3.1.8

海水保守成分 ………………………………… 3.2.14

海水常量元素 ………………………………… 3.2.16

海水-沉积物界面 ……………………………… 3.1.11

海水成分恒定性 ……………………………… 3.2.13

海水二氧化碳系统 …………………………… 3.2.19

海水非保守成分 ……………………………… 3.2.15

海水分析化学 ……………………………………… 2.4

海水腐殖质 …………………………………… 3.6.22

海水硅酸盐化学 ……………………………… 3.2.30

海水痕量元素 ………………………………… 3.2.18

海水化学 …………………………………………… 2.3

海水-颗粒物界面 ……………………………… 3.1.12

海水离子缔合模型 ……………………………… 3.5.3

海水-生物界面 ………………………………… 3.1.13

海水水质标准 …………………………………… 6.17

海水碳酸盐系统 ……………………………… 3.2.19

海水微量元素 …………………………………3.2.17

海水营养盐 …………………………………… 3.2.25

海水主要成分 ………………………………… 3.2.16

海水状态参数 ……………………………………3.5.1

海水状态方程 …………………………………… 3.5.2

海水自净作用 …………………………………… 6.15

海雪 …………………………………………… 3.1.37

海洋腐蚀 ………………………………………… 3.5.9

海洋腐殖质 …………………………………… 3.6.21

海洋化学 …………………………………………… 2.1

海洋化学资源 ……………………………………… 5.3

海洋环境化学 ……………………………………2.12

海洋环境容量 …………………………………… 6.10

海洋环境质量 ……………………………………… 6.9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 6.11

海洋气溶胶 ………………………………… 3.1.29

海洋生物标志物 ……………………………… 4.15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 4.1

海洋生物化学 ………………………………… 2.10

海洋生药化学 …………………………………… 4.3

海洋生源烃 ………………………………… 3.6.27

海洋碎屑 …………………………………… 3.1.28

海洋天然产物 …………………………………… 5.1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 ……………………………… 5.2

海洋萜类 …………………………………… 3.6.30

海洋同位素化学 ………………………………… 2.8

海洋微表层 ………………………………… 3.1.30

海洋污染 ………………………………………… 6.5

海洋污染物 ……………………………………… 6.6

海洋物理化学 …………………………………… 2.6

海洋有机地球化学 …………………………… 3.6.1

海洋有机化学 …………………………………… 2.7

海洋元素地球化学 ……………………………… 2.5

海洋资源化学 ………………………………… 2.11

海藻化学 ………………………………………… 4.2

河口化学 ………………………………………… 2.9

河口化学中的元素分配系数 ………………… 3.8.4

河口贫氧区 …………………………………… 3.8.5

河口水体溶解物质的非保守性质 …………… 3.8.3

河口水体中溶解物质的保守性质 …………… 3.8.2

河源物质 …………………………………… 3.1.19

化学成岩作用 ………………………………… 3.1.7

化学风化作用 ………………………………… 3.1.6

化学海洋学 ……………………………………… 2.2

化学清除 ………………………………………… 6.3

化学形式 ……………………………………… 3.5.4

化学形式形态模型 …………………………… 3.5.6

化学形态 ……………………………………… 3.5.5

化学需氧量 …………………………………… 6.18

挥发性有机碳 ……………………………… 3.6.11

挥发性有机物[质] …………………………… 3.6.10

活性硅酸盐 ………………………………… 3.2.28

活性磷酸盐 ………………………………… 3.2.29

J

碱度 …………………………………………… 3.2.8

GB/T 15921—2010

界面交换过程 ………………………………… 3.1.25

界面通量 ……………………………………… 3.1.24

绝对盐度 ………………………………………… 3.2.3

K

颗粒腐殖质 …………………………………… 3.6.25

颗粒无机碳 ……………………………………… 3.1.3

颗粒有机氮 ……………………………………… 3.6.8

颗粒有机磷 ……………………………………… 3.6.9

颗粒有机碳 ……………………………………… 3.6.7

颗粒有机物 ……………………………………… 3.6.6

克努森滴定管 …………………………………… 3.3.3

克努森移液管 ……………………………………3.3.4

L

理论稀释线 ……………………………………… 3.8.1

磷循环 …………………………………………… 3.4.7

硫循环 …………………………………………… 3.4.8

陆源腐殖质 ……………………………………3.6.20

陆源有机物 …………………………………… 3.6.19

氯度 ………………………………………………3.2.5

氯度比值 ………………………………………… 3.2.7

氯量 ………………………………………………3.2.6

氯容 ……………………………………………… 3.2.6

P

硼酸(盐)碱度 ………………………………… 3.2.10

贫(低)氧水(区)……………………………… 3.1.34

贫营养水体 ……………………………………… 6.13

Q

气体的饱和度 ………………………………… 3.2.21

气体交换速率 ………………………………… 3.1.16

气源物质 ……………………………………… 3.1.20

缺氧海盆 ……………………………………… 3.1.35

R

热液过程 ………………………………………3.1.21

人工海水 ………………………………………… 3.3.7

人工示踪剂 ……………………………………… 3.7.2

人源输入 ………………………………………3.1.17

GB/T 15921—2010

人源烃 ………………………………………… 3.6.28

人造海水 ………………………………………… 3.3.7

Redfield 比值 ………………………………… 4.14

溶解腐殖质 …………………………………… 3.6.24

溶解无机碳 …………………………………… 3.1.4

溶解氧 ………………………………………… 3.2.20

溶解氧饱和度 ……………………………… 3.2.23

溶解有机氮 …………………………………… 3.6.4

溶解有机磷 …………………………………… 3.6.5

溶解有机碳 …………………………………… 3.6.3

溶解有机物 …………………………………… 3.6.2

S

上覆水 ………………………………………… 3.1.36

生化需氧量 …………………………………… 6.19

生物蛋白石 …………………………………… 3.1.2

生物固氮作用 …………………………………… 4.5

生物净化 ………………………………………… 6.16

生物清除 ………………………………………… 6.2

生物输入 …………………………………… 3.1.18

生物制约元素 …………………………………… 4.4

生源硅 ………………………………………… 3.1.2

生源硅石 …………………………………………3.1.1

剩余碱度 …………………………………… 3.2.12

1978 实用盐标 ……………………………… 3.2.2

实用盐度 …………………………………………3.2.4

示踪剂 ………………………………………… 3.7.1

输出通量 …………………………………… 3.1.23

输入通量 …………………………………… 3.1.22

瞬变示踪剂 …………………………………… 3.7.2

T

碳酸(盐)碱度 ……………………………… 3.2.11

碳酸钙饱和深度 ……………………………… 3.1.32

碳酸钙溶跃层 ……………………………… 3.1.33

碳循环 ………………………………………… 3.4.2

碳循环中的溶解泵 ………………………………3.4.3

碳循环中的生物泵 ……………………………… 3.4.5

碳循环中的物理泵 ……………………………… 3.4.4

停留时间 ……………………………………… 3.1.26

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 ……………………………… 4.8

W

外源有机物 …………………………………… 3.6.18

微表层采样器 …………………………………… 3.3.8

微量营养物 …………………………………… 3.2.27

雾状层 ………………………………………… 3.1.39

X

现场测定 …………………………………………3.3.9

相对饱和差 …………………………………… 3.2.22

箱式模型 ………………………………………… 3.5.7

硝化作用 …………………………………………… 4.7

悬浮颗粒物 ……………………………………3.1.27

Y

盐度 ……………………………………………… 3.2.1

盐误差 …………………………………………… 3.3.1

盐误差校正 ……………………………………… 3.3.2

营养(盐)耗竭 ………………………………… 3.2.26

营养成分的换算因子 …………………………… 4.13

营养盐污染 ……………………………………… 4.12

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 …………………………… 4.11

7

有机覆盖层 ……………………………………3.6.29

再生循环 ………………………………………… 3.4.1

再悬浮 …………………………………………3.1.38

质量平衡 ……………………………………… 3.1.40

质量收支 ……………………………………… 3.1.42

质量转移 ………………………………………3.1.41

总氮 …………………………………………… 3.6.17

总碱度 …………………………………………… 3.2.8

总磷 …………………………………………… 3.6.16

总有机氮 ……………………………………… 3.6.14

总有机磷 ……………………………………… 3.6.15

总有机碳 ………………………………………3.6.13

总有机物 ……………………………………… 3.6.12

GB/T 15921—2010

英文对应词索引

A

abiological removal …………………………………………………………………………………………… 6.1

absolute salinity …………………………………………………………………………………………… 3.2.3

air exchange rate …………………………………………………………………………………………3.1.16

airborne substance …………………………………………………………………………………………3.1.20

alkalinity ……………………………………………………………………………………………………3.2.8

ammonia assimilation …………………………………………………………………………………………4.6

ammoniafication ………………………………………………………………………………………………4.9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seawater …………………………………………………………………………… 2.4

anoxic basin ………………………………………………………………………………………………3.1.35

anthropogenic hydrocarbon ……………………………………………………………………………… 3.6.28

anthropogenic input ……………………………………………………………………………………… 3.1.17

apparent oxygen utilization(AOU)……………………………………………………………………… 3.2.24

artificial seawater …………………………………………………………………………………………3.3.7

a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4.8

atmospheric input ………………………………………………………………………………………… 3.1.14

atmospheric sea salts ……………………………………………………………………………………… 3.1.5

atmospheric transport …………………………………………………………………………………… 3.1.15

B

background value …………………………………………………………………………………………… 6.4

baseline value …………………………………………………………………………………………………6.4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6.19

biogenic silica(BSi) ………………………………………………………………………………………… 3.1.2

biogenous silica …………………………………………………………………………………………… 3.1.1

biological input ……………………………………………………………………………………………3.1.18

biological limiting elements ………………………………………………………………………………… 4.4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4.5

biological pump in carbon cycle ………………………………………………………………………… 3.4.5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6.16

biological scavenging ………………………………………………………………………………………… 6.2

biomarker of the ocean ………………………………………………………………………………………4.15

borate alkalinity ………………………………………………………………………………………… 3.2.10

boundary flux ……………………………………………………………………………………………3.1.24

box model ……………………………………………………………………………………………………3.5.7

C

calcite compensation depth(CCD)………………………………………………………………………3.1.31

calcium carbonate lysocline
……………………………………………………………………………… 3.1.33

calcium carbonate saturation depth ………………………………………………………………………3.1.32

GB/T 15921—2010

carbon cycle ………………………………………………………………………………………………… 3.4.2

carbon dioxide system in seawater ……………………………………………………………………… 3.2.19

carbonate alkalinity ……………………………………………………………………………………… 3.2.11

chemical diagenesis ………………………………………………………………………………………… 3.1.7

chemical form ………………………………………………………………………………………………3.5.5

chemical oceanography ……………………………………………………………………………………… 2.2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6.18

chemical scavenging ………………………………………………………………………………………… 6.3

chemical speciation model ………………………………………………………………………………… 3.5.6

chemical species …………………………………………………………………………………………… 3.5.4

chemical weathering ……………………………………………………………………………………… 3.1.6

chlorinity ……………………………………………………………………………………………………3.2.5

chlorinity ratio …………………………………………………………………………………………… 3.2.7

chlorosity ……………………………………………………………………………………………………3.2.6

conservative constituents in seawater ……………………………………………………………………3.2.14

conservative property of dissolved matter in estuarine water
…………………………………………… 3.8.2

constancy of composition in seawater …………………………………………………………………… 3.2.13

conversion factor for nutrients …………………………………………………………………………… 4.13

correction of salt error ……………………………………………………………………………………3.3.2

D

denitrification ……………………………………………………………………………………………… 4.10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DHS)…………………………………………………………………………3.6.24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3.1.4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3.6.3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3.6.2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 3.6.4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 3.6.5

dissolved oxygen(DO)…………………………………………………………………………………… 3.2.20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element in estuarine chemistry
……………………………………………… 3.8.4

E

efflux ………………………………………………………………………………………………………3.1.23

equation of state for seawater …………………………………………………………………………… 3.5.2

estuarine chemistry …………………………………………………………………………………………… 2.9

estuarine hypoxia zone …………………………………………………………………………………… 3.8.5

eutrophic water ……………………………………………………………………………………………… 6.12

eutrophication ……………………………………………………………………………………………… 6.14

exogenous organic matter …………………………………………………………………………………3.6.18

G

geochemistry of nutrient elements
………………………………………………………………………… 4.11

GB/T 15921—2010

H

humification ……………………………………………………………………………………………… 3.6.26

hydrothermal process …………………………………………………………………………………… 3.1.21

hypoxia water/zone ……………………………………………………………………………………… 3.1.34

I

in situ measurement ……………………………………………………………………………………… 3.3.9

influx ………………………………………………………………………………………………………3.1.22

interface exchange process ……………………………………………………………………………… 3.1.25

K

Knudsen's burette …………………………………………………………………………………………3.3.3

Knudsen's pipette ………………………………………………………………………………………… 3.3.4

M

major constituents of seawater ………………………………………………………………………… 3.2.16

marine aerosol ……………………………………………………………………………………………3.1.29

marine biochemistry ………………………………………………………………………………………… 2.10

marine biogenic hydrocarbon ……………………………………………………………………………3.6.27

marine biogeochemistry ………………………………………………………………………………………4.1

marine bio-medical chemistry ……………………………………………………………………………… 4.3

marine chemical resource ……………………………………………………………………………………5.3

marine chemistry …………………………………………………………………………………………… 2.1

marine corrosion ……………………………………………………………………………………………3.5.9

marine detritus ……………………………………………………………………………………………3.1.28

marine element geochemistry ………………………………………………………………………………… 2.5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 6.9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 6.11

marin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6.10

marin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2.12

marine humus …………………………………………………………………………………………… 3.6.21

marine isotope chemistry …………………………………………………………………………………… 2.8

marine natural product ……………………………………………………………………………………… 5.1

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5.2

marine organic chemistry …………………………………………………………………………………… 2.7

marine organic geochemistry ………………………………………………………………………………3.6.1

marine physical chemistry ……………………………………………………………………………………2.6

marine pollutants ……………………………………………………………………………………………… 6.6

marine pollution ……………………………………………………………………………………………… 6.5

marine resource chemistry …………………………………………………………………………………2.11

marine terpenoid ………………………………………………………………………………………… 3.6.30

mass balance ………………………………………………………………………………………………3.1.40

GB/T 15921—2010

mass budget ……………………………………………………………………………………………… 3.1.42

mass transfer ………………………………………………………………………………………………3.1.41

micronutrients ……………………………………………………………………………………………3.2.27

minor element in seawater ………………………………………………………………………………3.2.17

N

nepheloid layer …………………………………………………………………………………………… 3.1.39

nitrification ……………………………………………………………………………………………………4.7

nitrogen cycle ……………………………………………………………………………………………… 3.4.6

non-conservative constituents in seawater ………………………………………………………………3.2.15

non-conservative property of dissolved matter in estuarine water
………………………………………3.8.3

nutrient depletion ………………………………………………………………………………………… 3.2.26

nutrient pollution …………………………………………………………………………………………… 4.12

nutrients(nutrient salts) in seawater ……………………………………………………………………3.2.25

(

oligotrophic water …………………………………………………………………………………………… 6.13

organic coating layer …………………………………………………………………………………… 3.6.29

overlying water …………………………………………………………………………………………… 3.1.36

P

parameter of state for seawater …………………………………………………………………………… 3.5.1

particulate humic substance(PHS)……………………………………………………………………… 3.6.25

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PIC) ……………………………………………………………………… 3.1.3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 3.6.7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3.6.6

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 3.6.8

particulate organic phosphorus(POP)……………………………………………………………………3.6.9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 6.7

phosphorus cycle …………………………………………………………………………………………… 3.4.7

phot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 3.5.8

physical pump in carbon cycle ……………………………………………………………………………3.4.4

practical salinity …………………………………………………………………………………………… 3.2.4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 1978 ……………………………………………………………………………… 3.2.2

R

radioactive pollution …………………………………………………………………………………………6.8

reactive phosphate ……………………………………………………………………………………… 3.2.29

reactive silicate ……………………………………………………………………………………………3.2.28

Redfield ratio …………………………………………………………………………………………………4.14

regeneration cycle …………………………………………………………………………………………3.4.1

residence time ……………………………………………………………………………………………3.1.26

resuspension ………………………………………………………………………………………………3.1.38

GB/T 15921—2010

riverborne substance ………………………………………………………………………………………3.1.19

S

salinity ……………………………………………………………………………………………………… 3.2.1

salt error ……………………………………………………………………………………………………3.3.1

saturation anomaly ……………………………………………………………………………………… 3.2.22

saturation degree of gas ………………………………………………………………………………… 3.2.21

satu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 3.2.23

sea snow ……………………………………………………………………………………………………3.1.37

sea surface microlayer …………………………………………………………………………………… 3.1.30

sea-air interface ……………………………………………………………………………………………3.1.8

sea-land interface ………………………………………………………………………………………… 3.1.9

sea-river interface …………………………………………………………………………………………3.1.10

seawater chemistry …………………………………………………………………………………………… 2.3

seawater humus ……………………………………………………………………………………………3.6.22

seawater ion-association model ……………………………………………………………………………3.5.3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6.17

seawater self purification ……………………………………………………………………………………6.15

seawater-biosphere interface ……………………………………………………………………………3.1.13

seawater-particle interface ………………………………………………………………………………3.1.12

seawater-sediment interface ………………………………………………………………………………3.1.11

seaweed chemistry ……………………………………………………………………………………………4.2

sediment humus ……………………………………………………………………………………………3.6.23

sediment trap …………………………………………………………………………………………… 3.3.10

silicate chemistry in seawater …………………………………………………………………………… 3.2.30

solubility pump in carbon cycle ………………………………………………………………………… 3.4.3

specific alkalinity ………………………………………………………………………………………… 3.2.9

standard seawater …………………………………………………………………………………………3.3.5

submarine weathering ……………………………………………………………………………………3.4.10

sub-standard seawater ………………………………………………………………………………………3.3.6

sulfur cycle ………………………………………………………………………………………………… 3.4.8

surface microlayer sampler ……………………………………………………………………………… 3.3.8

surplus alkalinity …………………………………………………………………………………………3.2.12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 3.1.27

T

terrigenous humus …………………………………………………………………………………………3.6.20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3.6.19

theoretical dilution line(TDL)……………………………………………………………………………3.8.1

total nitrogen …………………………………………………………………………………………… 3.6.17

total organic phosphorus(TOP)…………………………………………………………………………3.6.15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 3.6.13

total organic matter(TOM)………………………………………………………………………………3.6.12

GB/T 15921—2010

total organic nitrogen(TON)…………………………………………………………………………………………… 3.6.14

total phosphorus ………………………………………………………………………………………………………… 3.6.16

trace element in seawater ……………………………………………………………………………………………… 3.2.18

tracer ……………………………………………………………………………………………………………………… 3.7.1

transient tracer ……………………………………………………………………………………………………………3.7.2

V

volatile organic carbon(VOC) ………………………………………………………………………………………… 3.6.11

volatile organic matter(VOM)………………………………………………………………………………………… 3.6.10

W.

weathering in sea bed …………………………………………………………………………………………………… 3.4.9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15921-201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化学.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53-T 1176.4-2023 云南省行政村、社区编码 第4部分:玉溪市 云南省.pdf